有人来问佛陀:什么是多闻的含义? 
佛陀答:如果比丘,能够对于身心五蕴这些组合的现象生起厌离,离开对现象的欲贪,灭尽烦恼造作,住寂静法,这样的人就叫多闻。 
  
二五(二五)(118)       
  如是我聞:    
  一時,佛住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。      
  時,有異比丘來詣佛所,為佛作禮,却住一面,白佛言:「如世尊說多聞,云何為多聞?」          
  佛告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汝今問我多聞義耶?」 
  比丘白佛:「唯然,世尊!」 
  佛告比丘:「諦聽(119)!善思!當為汝說。比丘當知:若聞色是生厭、離欲、滅盡(120)、寂靜法,是名多聞;如是聞受、想、行、識,是生厭、離欲、滅盡、寂靜法,是名多聞比丘,是名如來所說多聞。」     
  時,彼比丘聞佛所說,踊躍歡喜,作禮而去。 
(118)多聞(bahussutatta?)(巴),一般是指博學多智而多聞持經法之意。但是本經敍說能由於聞持經法而於五蘊之執著產生厭離才是多聞。    
(119)「諦聽」,宋、元、明三本均作「諦聽諦聽」。 
(120)若聞色是生厭、離欲、滅盡(Rūpassa ce…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dhammaj)(巴),〔若〕於色〔聞是〕生厭、離欲、滅盡法。 
  
学经体会: 
过去以为,所谓的“多闻”就是听到的和看到学习过的经、律、论三藏多,就叫多闻呢。呵呵呵,看了这部经才知道,感情多闻的含义是指:对于所听闻到的五蕴能够“生厌、离欲、灭尽、寂静法”,这样的人,才能够称为多闻之人。